印城华夏文化中心首登亨德里克斯县国际文化节 中华文化惊艳异国舞台
本图文由林超华供稿
10 月 4 日,美国印第安纳州亨德里克斯县国际文化节的现场热闹非凡 —— 印城华夏文化中心(ICCCI)携百余人团队首次亮相这一盛会,以舞狮、民族舞、文化体验等丰富形式,为第六届亨德里克斯县国际文化节注入浓郁中国风情,也让当地民众沉浸式感受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。
作为印第安纳州内推广中华文化的重要力量,ICCCI 此前已连续多年支持卡梅尔、Westfield 等地的文化活动,此次首登亨德里克斯县国际文化节,便以一场极具冲击力的舞狮表演拉开了艺术环节的序幕。活动现场,两头色彩鲜亮的瑞狮格外吸睛:伴随着铿锵有力的锣鼓声,瑞狮时而腾跃起身、时而俯身摆尾,金黄与朱红的鬃毛随动作翻飞,灵动的姿态仿佛赋予了狮子生命。围观民众纷纷驻足,手机镜头追随着瑞狮的身影,阵阵掌声与喝彩声此起彼伏。这不仅是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,更藏着中华文化的深意 —— 舞狮所象征的喜庆与勇敢,在异国他乡的舞台上传递出温暖的吉祥寓意。
舞狮表演的热度尚未褪去,民族舞蹈队的登场又带来了新的惊喜。队员们身着绣有祥云、牡丹等传统纹样的服饰,裙摆流转间尽显东方韵味。表演中,既有江南舞蹈的飘逸柔美,水袖轻挥如流云漫卷;也有西北舞蹈的热情奔放,脚步踏响似鼓点轻敲。光影与音乐交织,舞蹈队员用肢体语言讲述着中国不同地域的文化故事,让现场观众在没有语言的隔阂中,读懂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与多元风采。
除了舞台上的精彩,场边的文化展位更是成为跨文化交流的 “小窗口”。ICCCI 中文学校的师生与家长们主动担起 “文化使者” 的角色:展台上,毛笔、宣纸、剪纸作品整齐摆放,老师和孩子们耐心地向驻足的国际友人介绍汉字的演变、书法的笔法,还手把手教大家剪 “福” 字、画简笔中国龙。一位当地居民在体验书法后,举着自己写的 “你好” 二字笑着说:“原来中国字这么有力量,写起来像在画画!” 这样的互动,让中华文化不再是遥远的符号,而是可触、可感、可体验的乐趣。
活动尾声的闭幕式上,ICCCI 代表的亮相同样充满 “中国风”,简洁而雅致的中式元素搭配,再次呼应了整场活动的文化主题,为此次首秀画上圆满句号。
一直以来,ICCCI 都以 “传播中华文化、搭建中美沟通桥梁” 为初心。此次亨德里克斯县国际文化节的首秀,不仅让节日的文化版图更显多元,更让当地社区对中华文化有了更具体、更鲜活的认知。从舞狮的热闹到舞蹈的柔美,从文化展位的互动到闭幕式的呼应,ICCCI 用一场诚意满满的 “中华文化盛宴” 证明:文化无国界,当不同文明相遇时,真诚的展示与交流,便能让理解与喜爱自然生长。未来,这座连接中美文化的 “桥梁”,还将继续传递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,让更多人爱上东方之美。
(文章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)
ICCCI Debuts at Hendricks County International Festival, Showcasing the Beauty of Chinese Culture